蓝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选择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合理密植蓝莓,并根据蓝莓需肥性适时施肥,后期进行整形修剪,同时去除杂草,防治病虫害。
根据蓝莓的生态适应性,先确定适栽区域(即气候条件适宜区),然后进行种植地块的选择。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要首先了解或测定土壤pH,pH应在4.2-5.5之间;其次,要尽可能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而且排灌条件良好的地方,若是山地要尽量选择南坡中、下部,坡度不宜超过15°,大于15°时要修筑2m宽的梯田;立地类型以荒山地、低产松林改造地最佳,坡地退耕也可。但退耕地的栽植成活率不如松林改造地的成活率高,而且病虫害和杂草也比松林改造林地多,使管理成本增大。在南方丘陵山区,结合商品林基地建设,推广种植蓝莓,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调整了林种结构,增加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
定植密度:高丛蓝莓以1.0-1.5m×2.0-3.0m为宜;兔眼蓝莓常选择1.5m×2-2.5m,;半高丛蓝莓选择0.6~1.2×2m。在国外,实际栽培密度常根据机械化程度而定。我国南、北方,可以根据实际经营目标选择适宜的密度。
整地:定植前挖定植穴称为整地,整地(定植穴)规格为1.0m(长)×1.0m(宽)×0.5m(深),种植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可适当缩小整地规格,兔眼蓝莓可适当增大整地规格。定植穴挖好后,将取出的泥土掺入磨碎的松树皮和泥炭或松林下的腐殖土等,混合均匀后回填入穴内,回填土要高出地面20-30cm为宜,在土壤酸度不够的情况下可掺入适量硫磺粉。
异花授粉是提高蓝莓产量和果实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丛蓝莓自花结实率高,而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极低或不结实。异花授粉可使高丛蓝莓的座果率从67%提高到82%,使兔眼浆果从18%提高47%。因此,在蓝莓的种值园内,至少需配置两个以上品种相互授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为2-3:1,即主栽品种2-3行,授粉品种1行。
定植时间:在冬季不很干旱的南方,以秋季至早春萌动前定植最好。一年生苗的定植深度在15-20cm,而且要扶土踩紧压实,做到“三扶两踩一提苗”。在秋冬季干旱的地方以雨季到来时定植为宜;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定植。在贵州麻江夏季定植,也能达到95%以上的成活率。
蓝莓对肥料的需求量很低,在土壤酸度满足的情况下,一般只需施入少量氮肥,也可根据叶的分析或缺素症状施入其它肥料。但要特别注意蓝莓是嫌钙植物,对钙有迅速吸收和积累的能力,在钙质土壤上种植时,由于吸收钙过多而导致缺铁失绿或死亡。从整个树体营养分析,蓝莓又属于寡营养植物,与其他果树相比,树体内N、P、K、Mg、Ca的含量很低。因此,过多施肥往往会导致肥料过量而伤害树体,影响产量。蓝莓属喜铵态氮树种,因此,施N时要禁止使用硝态氮,因为硝态N对蓝莓有害,尤其是NaNO3;用铵态氮效果较好,在pH5.0以下时,用尿素较好,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下,尿素可顺利转化为铵态氮,在pH高于5.0时则以(NH4)2SO4为佳。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土壤pH而定。在施用钾肥时,切忌施KCl,因为Cl对蓝莓有害,可使用K2SO4等。生产上应尽量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如猪、牛粪。也可以播撒绿肥,如白三叶等。
施肥方法可以全园撒施,也可以沟施。在南方山地一般以开沟施为宜,可有效减少肥水流失。施化肥时沟宽20-30cm,沟深10-15cm;秋、冬季施农家肥时,沟宽30-35cm,沟深35-40cm。绿肥则通过翻挖压青埋入土中。
用除草剂除草是一种经济有效之举,但土壤管理,除了消除杂草,还有其它要求。用植物的有机残体进行地面覆盖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式,可采用粉碎的松树皮、松针、苔藓和枯枝落叶等覆盖园地。在松树多的地方,枯落松针是一种很好的地面覆盖物。地面覆盖有许多好处:首先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缓冲土壤温湿度的骤变,保护根系;其次,有利于使土壤pH维持在较低水平;第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减少缺素症,促进生长和增产;第四,防止杂草效果好。此外,覆盖还使蓝莓在比较干旱的高坡矿质土壤栽培成功,有人用聚丙烯塑料膜进行地面覆盖,也取得较好的土壤保湿和杂草防止效果。但其它方面的作用不如植物残体。行间进行季节性间作低矮作物也有较好的效果,它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还有较好的行间防草作用,在粘重土壤上应用的效果尤为突出。在大面积种植蓝莓时,难以用植物残体覆盖;最有效的措施是定植前用除草剂,杀灭杂草,定植后全垦园地播撒绿肥,如白三叶、红三叶等豆科植物,三年后可完全覆盖园地,又能增加土壤肥力。贵州麻江蓝莓园采取播撒白三叶覆盖园地,效果十分良好。
另外,在土壤管理中,水分灌溉也是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南方的降雨量条件完全可保证蓝莓的正常丰产,但在果实膨大期遇干旱会使产量大大降低,因此建立灌溉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果树的整形修剪是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矛盾,解决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从而实现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蓝莓为多年丛生灌木,对它的整形修剪与大果型果树不同,而且,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的修剪方法也有差异,要区别对待。
高丛蓝莓的修剪主要任务是调节当年结果与下一年的结果潜力。幼树整形修剪主要是保持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平衡,促进树冠尽早形成。一般在定植后第1-2年主要以去花芽为主,目的是促进根系生长,扩大树冠、增加枝量;第3年修剪主要疏去基部弱小枝、病虫枝,保持树冠直立,以便结果后果实离开地面,第3年株产控制在1kg左右。一般在定植第3-4年之前修剪量不大。对成龄树,则要着眼于收获的质与量。对直立型品种,疏除树冠中心部位的枝以使树冠开张;开张型品种,需剪除下部的放射状枝,重剪弱枝,以促进形成壮枝和产生较多的叶;疏除细弱枝,保留强旺枝,短截长果枝,根据枝条强弱,保留3-5个花芽,每个结果枝要有足够的叶片,以满足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和保证果实品质。花量大时,要进行疏花疏果,甚至疏除整个花序,当树体进一步衰老,到20年后,若不进行品种更新,则需重重回缩,进行树势的更新复壮。
兔眼蓝莓的修剪要依树体长势而定,兔眼蓝莓能够承受很高的产量,因此,对幼树主要是除掉下部弱枝和树冠中部过分拥挤的枝条。对成龄老树,主要是防止树冠过高和内膛过密。疏除密枝、细弱枝、交叉枝和病虫枝,结果主枝年龄超过5-6年,要回缩更新。由于蓝莓在我国大面积的种植才刚起步,对其栽培管理技术还在不断探索和试验中。
蓝莓在新种植区很少见病害,而害虫的种类较多,但在国内未见有大的危害报道。不过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大,栽培时间的延长,其病虫害防治将成为蓝莓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蓝莓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僵果病、茎干腐烂病。有时种植户往往把蓝莓树体缺素(缺铁、钾、镁等微量元素)而导致叶片变色而误认为是病害。蓝莓不同种类和品种对病害的抗性有明显差异。高丛蓝莓的抗性明显低于兔眼蓝莓。如高丛蓝莓中的达柔易感染根腐病和茎干溃疡病。蓝莓的各种病害均可在生产管理季节用硫剂或其它杀菌剂进行防治。也有报道认为茎干溃疡病很难用杀菌剂防治,因此,该病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已成为北方高丛蓝莓的毁灭性病害,国内尚未见有该病害的报道。
蓝莓园常见虫害主要有:蚜虫、螨类、果蝇、毒蛾、刺蛾、大蚕蛾、天牛、蝽象、枝梢食心虫等危害叶、果、枝干。其中对蚜虫、螨类、毒蛾、刺蛾、大蚕蛾等叶部虫害,用杀虫剂均可防治;对天牛、食心虫等枝干虫害,了解其生活史后,可用杀虫剂喷杀幼虫;对果蝇等果实害虫及部分天牛可在5-7月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特别是5月上旬开始诱杀第1-2代成虫,是对7-8月果实成熟盛期减少危害非常关键的防治措施,而且效果非常良好。
蓝莓一亩地种植多少株
1、繁殖的1年苗,按约20厘米的株距移栽到大田里,栽植深度为茎基部比地表低1-2厘米左右。一般每亩地可移栽8000~10000株。
2、移栽第二年春季,随幼苗植株生长,要进行间苗移栽,移栽后的合理密度为每亩2000~3000株。
3、培养,蓝莓树苗长势茁壮,有3~5个分枝,树高在80厘米以上,树姿良好,是优质的蓝莓树苗了。有了优质的蓝莓树苗就可以建园定植了,定植密度一般以每亩定植约330株为好。
种一亩蓝莓收益多少
种植蓝莓一亩的利润大约30000元。蓝莓在酸性介质中才能健康成长,培植土的pH值在4~5之间最适合蓝莓生长。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蓝莓爱好者,因为田园土pH值一般在6~7之间,即使花鸟市场出售的酸性土,pH值最低也在5.5~6之间。
土地的租金随着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高,现在逐渐接近了1000元每亩,但是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价格;蓝莓种植要合理控制好种植密度,正常情况下,一亩可种植蓝莓300棵左右,现在蓝莓种苗价格大约在30元/棵左右,因此种苗需投入9000-10000元左右;在种植前需要施足底肥,然后做好消毒杀菌,每亩在500元左右;在种植的时候需要挖定植坑、水肥、除草等各种费用再加上一些其它的费用,大约在2500元左右,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粗略的估计出一亩的种植成本大约在13000-14000元左右。
正常种植管理下,每亩蓝莓在前三年的时候无法结果,一般在第四年进入盛果期,进入盛果期字后每亩的产量大概在1000kg左右,其投入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蓝莓现在市场价格较高,最低的也有30元/kg,因此按照最低价格计算的话,每亩可产值30000万元左右,然后扣除种植成本的话,第一年的盛产期种植效益在2000万元左右,后面则会越来越高,其种植效益还是非常不错的。
蓝莓原本不是我国的原产水果,但是在我国一上市之后就受到了非常大的欢迎,现在在我国蓝莓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蓝莓不仅能够生食,还被用于加工成各个副食品,在我国也非常受欢迎,蓝莓现在还在被不断开发,各种新品种层出不穷,市场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虽然竞争压力比较大,但是其种植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并且可以开发种植新模式,例如采摘园等,通过新模式来吸引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