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四线蓝尾石龙子,以及四线石龙子的形态特征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动物科普|蜥蜴亚目––石龙子
石龙子,就是“生活在石头缝中的小龙”
在蜥蜴家族中,石龙子和壁虎都是小不点(一般不超过30cm),所以有人就会问我该怎么区别壁虎和石龙子呢?
比较简单的办法是看它俩的小爪子。
因为壁虎脚掌上有吸盘状结构,所以它们可以在光滑表面爬行。而石龙子虽然也能爬墙,但表面是要比较粗糙不平的才可以。
不过它的吸盘可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那种吸盘,学过物理的都知道吸盘靠的是大气压力将它吸附在墙上。
而我们的壁虎同志靠的则是“无数肉眼看不见的细小刚毛”来爬墙的––希望你们没有密集恐惧症
在壁虎的脚掌上,每平方毫米大约有1.5万根刚毛,每根刚毛上又大约有500个匙突。
得益于这种独特的结构,壁虎就拥有了超强的吸附能力。它们如果同时用到所有的刚毛,甚至可以支撑自身数十倍的重量。
这也是大家看到壁虎可以“飞檐走壁”的原因。
等等,我是不是讲偏题了(嘿嘿)
好吧,都讲到这了咱们还是把壁虎这小东西讲完吧。
晋朝的《博物志》中记载:“以朱砂喂养壁虎,待全身赤红时将其捣烂,点在处女身上,如无房事则颜色不会消退。”
制作守宫砂,需捕捉繁殖季节的雌性壁虎,此时它们体内的雌性激素最为旺盛。以此制成的守宫砂,一旦与雄性激素相遇就会被中和,因而褪色。
而我这还有个关于守宫的民间传说不知道大家想不想听(不想听我也讲)
古人记载“守宫极淫,喜水,每遇水辙交。其精剧毒,人食之化为脓水”。(找不到图片了,大家自行脑补一下..)
但壁虎表示不背这个锅,古人说壁虎性极淫,其实它们只是喜欢在水边交配罢了,而它的精液当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威力..
好了我们接着讲石龙子(我在考虑要不要改一下标题了)
说到石龙子,这小东西名声不比壁虎差啊。
因为其长相似龙(四条腿,身体长,在古人眼里都像龙..)但却又粗又短,所以又被称为“猪婆蛇”。
你以为石龙子长相都是又粗又短的?给你们看看它们颜值有多高!
蓝尾石龙子,体态修长,颜色鲜艳漂亮。
并且虽然它颜色鲜艳,但却没有毒,实在是居家旅行观赏必备之良物啊。
这条颜色艳丽的尾巴是用来告诉捕猎者来吃我尾巴别吃我头。可可可可是,也许是它长大了觉得自己牛B了,于是...
你没看错上面那张图就是蓝尾石龙子长大后的样子(说好的高颜值呢?)
但是我们国内有一种唯一不会长残的石龙子––“四线石龙子”,上面那个长残的准确点来说是“南五线蓝尾石龙子”
五线和四线的区别方法就是看背上的条纹。它们也有和壁虎一样的绝技––断尾逃生,并且长出来的尾巴也还是蓝色的(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除了蓝尾石龙子外还有蓝舌石龙子,绿血石龙子。
呼,想听的话咱们下次讲(记得提醒我哈)
以上数据如有错误欢迎指正,谢谢。
点开我头像可以看更多有趣的文章哦
石龙子是保护动物吗
1、石龙子也叫蜥蜴、山龙子、守宫、猪婆蛇、四脚蛇等,是约1275种蜥蜴的统称。典型者体呈圆柱形,头为圆锥形,尾长渐尖;尾易断,断后能再生。那么,石龙子是保护动物吗?
2、石龙子是保护动物。黄纹石龙子、中国石龙子、蓝尾石龙子、刘氏石龙子、崇安石龙子、四线石龙子、大渡石龙子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3、蜥蜴目动物约3750种,在这个大家族中,石龙子只是其中的一科。其中,鳄蜥是蜥蜴目、鳄蜥科、鳄蜥属动物;巨蜥是蜥蜴目、巨蜥科、巨蜥属动物;大壁虎是蜥蜴目、壁虎科、壁虎属动物。而黄纹石龙子、中国石龙子、蓝尾石龙子、刘氏石龙子、崇安石龙子、四线石龙子、大渡石龙子是蜥蜴目、石龙子科、石龙子属动物。只是因为长相相似,它们被统称为蜥蜴。
4、此外,在《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里,石龙子科岛蜥属、南蜥属、滑蜥属、蜓蜥属、棱蜥属物种也有上榜,比如长尾南蜥、多棱南蜥、多线南蜥、昆明滑蜥、长肢滑蜥、台湾滑蜥、股鳞蜒蜥、铜蜒蜥、斑蜒蜥、广西棱蜥、海南棱蜥、中国棱蜥等。
5、石龙子主要以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大型种类则以植物为食。如果要人工养殖,食物以面包虫和其它昆虫为主。
四线石龙子的奇怪科普
1、四线石龙子,有鳞目蜥蜴亚目石龙子科石龙子属。分布于泰国、柬埔寨、越南,以及中国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香港。它们是国内唯一的一种尾部终生蓝色不会褪去的石龙子,即使是断尾了,再生的尾巴也还是蓝色的。不过老熟个体背上的线条还是会消失。已被列入中国林业局的“三有名录”保护名单中。
2、体呈圆柱形,全长18-24厘米。通身被覆圆鳞,复瓦状排列。成体头部淡褐色,背部灰褐色,腹部淡灰色,喉、尾下黄灰色。幼体的头、背面深黑色,体背上有四条细长的线条。它们最大的特点是终生蓝色的尾巴。其它的有蓝尾的石龙子体背上虽然也有线条,但它们均是幼体蓝尾,成年后会褪去蓝色尾巴和背部线条。
3、石龙子科,属有鳞目蜥蜴亚目的一科,有85属1200-1300种,是蜥蜴类中的最大一科。它们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在亚洲南部和大洋洲种类最多,而欧洲、亚洲北部和美洲种类较少。尾粗且长,圆形,易断,断后能再生,但再生部分无脊椎骨。以陆地生活为主,喜在干燥及多岩石处活动。主要以昆虫、幼虫或植物等为食。
关于四线蓝尾石龙子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