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严控作业量(山东中小学严控作业量)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中小学严控作业量,山东中小学严控作业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部提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十条要求,具体是哪些要求

1、教育部提出十条对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的要求,关于这十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布置的家庭作业的要求,书面作业时长的要求,要求老师认真指导、批改和反馈作业,不能给家长布置家庭作业,以及对辅导班、辅导机构的要求。为中小学生减负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现在的孩子竞争压力过大,不仅仅是家长着急,老师和学校对作业和任务的布置也是越来越重。所以,教育部提出了十条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的规定,要求对中小学生进行减负工作。

2、把握作业育人功能,这是对教师布置作业的总体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教师可以在室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一二年级除外,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可以超过90分钟。布置作业要根据学情,合理安排作业数量,布置的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作业布置也尽量涵盖不同的方面,避免复杂、无效训练等作业。

3、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教师要加强对作业的监督工作,不可以让学生自行批改作业,不可以让学生互评作业。学校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可以为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让家长批改作业。严禁校外培训作业,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严禁开展课外辅导的相关活动。教师对着十条要求的完成程度也要纳入督导考核评价,各地要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而且各个平台要保持畅通,保证每一条意见都可以被看到。

4、这十条规定,要求为学生减负,非常切实可行。

中学生严控作业量 规定写作业时间

1、小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方案有哪些要求?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供大家参考。

2、小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

3、作业方面,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量,摒弃机械性、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高中要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规定,严禁使用未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备案的学习类APP。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4、义务教育阶段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快慢班、重点班、实验班等

5、课后服务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取多种恰当方式,有效开展课后服务。要坚决防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严禁为收费而强迫学生参加。

6、改革评价制度,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7、各区县要坚持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评估中小学办学质量的重点,不得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校长的工作成绩。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探索建立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义务教育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8、河北省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日前,河北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共同制定出台《河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9、河北强调,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家庭作业。

教育部提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十条要求,分别是什么

1、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并在通知中还提出了十要求,这个十要求就为了让中小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不让他们为了考试而学习,尽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成为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

2、这十个要求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改善中小学的课外时间等方面做了要求。第一要求是作业方面,学校必须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给学生安排相应的作业,不能私自的改动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从而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学习负担。第二必须要严格控制教学书面作业的总量,这里尤其要注意,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它年级的书面家庭作业的完成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初中的书面家庭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寒假和暑假的作业总量也不能超过以上每天的时间作业量,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

3、第三学校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来布置作业,不能因为哪个学科最有发展前途就对哪个学科特殊对待,比如数学对以后发展有利,就会布置更多的数学作业,而忽视其它科目的作业,来控制每天的时间作业量,避免出现机械化作业的情况。第四要提高作业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将落后的课程抛弃,研发现代化的高质量的课程。第五老师必须要强化对学生的作业知道工作,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第六老师在课后要做到按时按质量的批改作业,并对发生的错误现象进行指正和讲解。第七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让家长自己去批改作业,引导孩子在完成课题作业的同时,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第八严禁进行校外培训,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第九学校的作业管理规则要对外进行公示,并征求家长的认可和同意。第十对教育工作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

教育部提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十条要求 ,分别是什么

1、教育部提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十条要求,分别是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校外培训作业、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纳入督导考核评价。

2、一、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各地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

3、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4、二、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5、三、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6、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7、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性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教研机构要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

8、五、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9、六、认真批改反馈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10、七、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11、八、严禁校外培训作业。各地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12、九、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并在校内公示。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每学期初要对学生作业作出规划,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13、十、纳入督导考核评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各地要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14、以上内容参考新华网-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提出十条要求

关于中小学严控作业量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